Babel 巴比伦

希伯来文意为“巴比伦”。根据当地传统,这座城市由神祇马尔杜克所建立;在《旧约》中,它是语言混乱的典型象征地(创世纪11:1及以下)。根据一种溯因神话,上主为了惩罚人类在建造高塔上的傲慢行为——这座高塔可能是由巴比伦人和亚述人所建立的塔庙——而使人类语言变得多样化。这样的建筑有多个不同高度的平台,最顶层上建有一座神庙,其高度距离地面可达70英尺(约20米)。

圣神降临节那天,群众听懂了 宗徒们的话,因为宗徒们突然开始说起各种外语(参见 《宗徒大事录》第二章五至十三节 那时,居住在耶路撒冷的,有从天下各国来的虔诚的犹太人。6这声音一响,就聚来了许多人,都仓惶失措,因为人人都听见他们说自己的方言。7他们惊讶奇怪地说:“看,这些说话的不都是加里肋亚人吗?8怎么我们每人听见他们说我们出生地的方言呢?我们中有帕提雅人、玛待人、厄蓝人和居住在美索不达米亚、犹太及卡帕多细雅、本都并亚细亚、夫黎基雅和旁非里雅、埃及并靠近基勒乃的利比亚一带的人,以及侨居的罗马人、犹太人和归依犹太教的人、克里特人和阿剌伯人,怎么我们都听见他们用我们的话,讲论天主的奇事呢?”众人都惊讶犹豫,彼此说:“这是什么事?”另有些人却讥笑说:“他们喝醉了酒!” (《宗徒大事录》2:5-13) ),这段故事很可能是作者有意描绘为对巴比伦混乱的反转:在巴比伦,语言多样性带来混乱;而在五旬节,藉着 圣神,多元与混乱被合一与共同理念所取代,彰显了人类的共融。“犹太人和归依犹太教的人、克里特人和阿剌伯人,怎么我们都听见他们用我们的话,讲论天主的奇事呢?”(《宗徒大事录》第二章第十一节)